徐晃、许褚和张辽都是曹操帐下赫赫有名的猛将,前者号称“虎痴”,而后两位则被誉为“五子良将”。如果论及武艺,毫无疑问,许褚的实力最为出色。他与典韦在葛坡之战、与马超在渭水之战的对决,均为数百回合不分胜负,这种水平的对抗,其他曹营将领根本无法做到。
在曹操迎奉天子时,他曾遭到杨奉部将徐晃的拦截。两军对峙,徐晃和许褚在阵前硬碰硬,五十回合下来,仍旧难分高下。虽然最终徐晃归降曹操,但这场战斗无疑让徐晃的武艺迅速跃升为魏国顶尖将领之一。如果将许褚与同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对战,结果会如何呢?我们不妨来一探究竟。
首先,回顾徐晃与许褚的对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公元196年,汉献帝在李傕郭汜的追击下,不得不依靠杨彪的建议,召曹操前来救援。曹操立刻派遣曹洪、夏侯渊等人连夜赶往,及时击败李傕郭汜的军队,保卫了汉献帝。虽然曹操本已是朝廷中的重臣,但许多汉臣依然对他有把持朝政的疑虑。为了稳固政权,曹操决定迁都许都,而此举引发了杨奉和韩暹等人的强烈反对。虽然他们并非顶尖的将领,但杨奉麾下有一员猛将,名为徐晃,他手持开山斧,气吞万里,勇猛异常。
展开剩余76%在两军对峙时,徐晃在阵前大声挑战曹军,曹操并没有生气,反而因其威风凛凛的气势暗自称奇。这时,曹操麾下的将领中,除了夏侯渊、曹仁,还有许褚和典韦等猛将。许褚素来脾气火爆,怎能容忍敌将如此叫嚣?他拍马出阵,与徐晃展开激战。两人硬拼五十回合,互不相让,最终依旧难分高下。曹操见状,心生爱才之意,立即鸣金收兵,并决定通过计策招降徐晃。
在原著中,曹操对谋士们说道:“杨奉和韩暹根本不足为虑,徐晃才是真正的良将。吾不忍用强力击败他,必须以智谋感化他。”最终,在谋士满宠的劝说下,徐晃选择归降曹操。值得注意的是,徐晃并不像吕布那样,为了表忠心割下故主的头颅,展现出他对故主的忠诚和义气。因此,曹操对他格外厚待。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猛将,战力非凡。他能与典韦、马超等一流强者较量数百回合而不分胜负,显然其武艺不容小觑。而徐晃能够与这样的一员猛将激战数十回合平分秋色,可见其勇猛无敌。那么,如果让同为“五子良将”的张辽与许褚对决,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张辽,原本是吕布帐下的猛将,他在濮阳之战时首次亮相,与曹操的乐进、夏侯惇等人交过手。在与臧霸的交锋中,张辽能与乐进大打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夏侯惇出战后,吕布则亲自出马,最终吕布成功从后方袭击,导致曹军败退。从这场战斗来看,张辽显然未能在与夏侯惇的对抗中占到便宜。
张辽在其他战斗中也有过与一流猛将的交锋。例如,在官渡之战时,他与张郃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合肥之战时,又与太史慈交手七八十回合依旧未分高下。即便如此,张辽仍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在第二次合肥之战时,他最终成功击退了凌统的进攻。从这些战绩可以看出,张辽的实力处于一流强将的水平,尽管与许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许褚与其他一流猛将的战绩也相当亮眼,他在多次大战中,能与吕布、赵云等人交手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显示出其异常强悍的战力。然而,许褚的战斗风格有时会显得有些冲动,往往在战斗到极限时才显现出真正的实力。例如,在与吕布的较量中,许褚仅仅过了二十回合便被认为未能占得上风,甚至在与赵云和马超的对决中,最终也都落得败北。尽管如此,许褚面对一般将领时,依然展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取得了不少胜利。
可以推测,虽然许褚对战顶尖一流猛将的战绩不算完美,但在与一般强者交战时,他无疑占有优势。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张辽不太可能是许褚的对手。在汉中之战中,杨任曾与夏侯渊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周泰也以其英勇事迹被人传颂。尽管这些人并非一流猛将,但他们的战斗力仍然超过了张辽,因此,在许褚面前,张辽也难以占得上风。
从演义中也有迹象表明,徐晃的武艺显然高于张辽。在延津之战中,徐晃与张辽共同围攻文丑,徐晃凭借敏锐的眼力,大声提醒张辽:“贼将休放冷箭!”,并成功令张辽躲避了致命的箭矢。此外,在曹丕伐吴时,徐晃也展现出其在保护队友方面的出色能力,掩护众人成功撤退。这些细节表明,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徐晃的反应速度和敏锐程度明显高于张辽。
总而言之,即便关羽曾称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这也仅仅是因为关羽不愿与张辽作战,出于情义而美言他一番。事实上,从战斗数据和演义中的描写来看,徐晃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均强于张辽,尤其在与许褚的对抗中,徐晃更具优势。
这些战绩和细节都表明,徐晃在曹操的将领中无疑是顶尖的存在,武艺远超张辽,而许褚在面对这两位猛将时,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
发布于:天津市广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