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新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新都区天府家风馆举行。本次获奖的9部主奖类作品与10部学生写作类作品既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更聚焦当代社会变迁与民生百态,彰显了文学“扎根现实、关照时代”的蓬勃活力。
杨升庵文学奖是由四川省作协、成都市文联、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于2023年共同发起,面向全国及全球华语文坛举办的文学奖项。杨升庵文学奖两年一届,评选体裁包括诗歌(含古体诗)、散文、戏剧文学(舞台及影视文学)三大类。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652部作品参评。经评奖委员会多轮审慎评审,雷平阳的《雪山高速公路》以云南山区公路建设为背景,用细腻笔触记录边疆百姓的生活变迁,斩获散文大奖;胡弦的《猜中一棵树》通过对城市绿化、乡村生态的诗意书写,摘得诗歌大奖;杨椽《梦回东坡》则以古今对话的戏剧形式,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荣获戏剧文学大奖。
据介绍,在获奖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超六成,成为本届奖项鲜明特色。如,李晓君《往昔书》记录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记忆与重构;黄德海《史记今读》以历史视角观照当下人文精神建设。英国华裔作家虹影凭借《月光武士》入围戏剧文学奖,进一步凸显奖项“立足本土、关注现实”的国际性视野。
作为本届文学奖的创新之处,活动首设学生写作奖,涵盖小学、中学、大学三个组别,呼应着本次评奖“培育现实关怀”的初心。此外,本届“新都书写奖”空缺,体现出杨升庵文学奖对在地现实题材创作“深度挖掘、真实表达”的严苛标准与品质期待。相关评委也表示,“期待未来涌现更多兼具文学质感与地域深度的佳作”。
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还以《遇见升庵 预见升庵文学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文学传承与时代价值的角度,解读了杨升庵精神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谢云开)
广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